近日,我校体育学院赵南南、张佳、包涵、王垒、杨晓玮、张亚鑫、岳志才以及文学院的骆霞等8名同学被中国特奥会、国际特奥会东亚区和杨澜-阳光文化基金会联合授予了“(2012)中国百佳特奥优秀志愿者”称号,并收到了由中国特奥会主席贾勇,国际特奥会东亚区执行总裁顾抒航以及特奥全球形象大使、著名主持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澜女士亲笔签名的获奖证书和纪念品。该奖励是中国特奥委会、国际特奥会东亚区及阳光文化基金会联合实施的特奥志愿者志愿者激励计划内容之一。2012年度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特奥志愿者进行评选和表彰,旨在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特奥运动中来,为智障人士提供志愿服务,帮助智障人士康复训练、参与比赛、提高生活技能并最终融合社会。

据了解,本次评选和表彰是由从全国各高校评选的50名优秀特奥志愿者和各级残联评选出的50名特奥工作者构成。参与激励计划评选的志愿者必须达到最低的服务时长要求,即在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服务于特奥相关的活动达到50个小时。中国特奥委会负责协助征集拟参与激励计划评选的志愿者的参评材料;国际特奥会东亚区、中国特奥委会、阳光文化基金会的代表组成评选机构对参评志愿者进行评选并最终确定年度获奖人员。我校也是自治区唯一的获奖单位。

据我校特奥志愿者的组织者体育学院刘哲(副教授)老师介绍,自2004年起我校始终致力于特奥志愿者的培训和特奥志愿服务工作。至今培养的特奥志愿者逾千人。2007年12届世界夏季特奥会期间举办的全球特奥青年营中,全球遴选的50名大学生志愿者中就有3名出自刘哲老师的培养,来自包头师范学院。我校的志愿者曾服务于2007年上海第12届世界特奥会、2004年呼和浩特全国特奥教练员及家庭培训班、2005年包头市特奥会、2009年特奥会东亚区体操训练营、2011年昆明中国特奥大学培训班、2012年烟台特奥会东亚区大学培训计划等;每年组织一次特奥大学活动日(邀请特教学校的学生走进大学,与大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志愿者下社区进学校,并在特教学校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常年提供义务支持。
在高校中开展志愿者培训和服务的工作是多方获益的。志愿者提供义务服务和技术支持对智障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区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特奥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创建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品质,促进大学生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善其社会态度和人生态度;最后,作为大学向社会提供支持与服务是其高度社会责任的显现。
今年,我校有8名志愿者获评首届中国百佳特奥优秀志愿者,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我们的特奥志愿服务还会延续下去。
体育学院
2012年9月5日
附:《北方新报》报道
《包头晚报》报道